2025年4月15日下午16:00,一场聚焦医学类创新创业参赛经验的分享会在广州校区C501举行,康复医学系特邀2016级和校友会康复治疗学优秀校友陈运松为同学们带来精彩分享,校友会梁婉静老师、康复系吴亚丽老师及2023级、2024级学生参与此次交流会。
会上,校友陈运松结合自身科研项目,点明医学类研究项目在双创比赛中的优势,如竞争小、经济和社会价值高。他详细阐述项目研发流程,强调要在合适的医疗环境挖掘问题,利用知识储备和调研寻找解决方案。在市场分析环节,指导师兄师妹们需要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市场规模,对比竞品从而明确自身优势。

陈运松进行双创经验分享
产品制作方面,他推荐3D打印技术,并介绍了建模软件和打印技术的选择技巧。对于专利申请,也讲解了具体流程和准备文件的方法,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国家专利电子网检索参考。
在互动环节,现场气氛热烈非凡。同学们踊跃举手,争相向优秀校友抛出心中疑惑。有的同学请教在校园生活中如何发现临床需求的问题,有的询问怎么寻找项目的创新点。校友陈运松都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,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实用建议。这一环节,让同学们与优秀校友实现了深度互动,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、科研与创业之路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强大的动力。


同学们争先恐后提问
为了感谢校友对学子讲坛工作的支持,校友会梁婉静老师为陈运松校友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本次“医研创”融合,解双创密码——康复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。校友陈运松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在医学研究、创新创业道路上的宝贵经验,从科研思路的拓展到创新难题的攻克,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盏明灯,为学弟学妹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交流会收获颇丰,不仅汲取了知识,更获得了前行的动力。相信在优秀校友的激励下,康复学子们定能在“医研创”融合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
交流会大合照
同学感悟
2024级康复治疗学潘昌炜同学:
原本我对创新还摸不着头脑,听完才知道,在日常医疗场景里,只要用心观察患者需求、治疗难题,就能找到创新的突破口。过去总觉得自己没什么优势,现在明白身边的医疗案例、学校的科研设备,还有师兄的经验建议,都是宝贵资源。师兄讲解的3D技术应用和专利申请流程,更是干货满满。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,讲得明明白白。这场讲座,就像给我在医学创新路上点亮了一盏灯,指引着方向,让我对未来探索充满期待。
2024级康复治疗学李楚凡同学:
“气道先锋”项目让我明白医疗创新需突破传统思维,从临床实际需求找创新点,尝试新技术,为医疗升级献新思路。同时,跨学科融合至关重要,该项目涉及呼吸治疗、工程学、材料学等。这启示我提升专业素养时,要拓展知识边界,与多学科交流合作,打造创新医疗方案。此次讲座为我打开创新创业之门,激励我在医疗领域不断探索,用知识推动行业发展。
图文来源|广州新华学院康复系
初审|朱美琪 罗晓君
复审|黄羽仪
终审|梁婉静